媒體稱浙江部分地方為增财政收入預征明年稅收
時間:2012-10-23浏覽次數:9232
在國内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曾一路高歌猛進的财政收入也轉入低速增長軌道。地方政府“錢袋子”開始變緊,國稅總局和财政部頻繁表态:堅決不收“過頭稅”。
然而,有媒體近期在浙江調研時發現,随着一些地方土地财政能力逐步喪失,對企業征稅、罰款就加大了力度,征收“過頭稅”的現象也開始出現。此外,财政部數據顯示,多地“非稅收入”出現逆勢高增長,有分析認為,這表明“亂收費”“重複收費”現象有擡頭之勢。綜合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報道
明年的稅今年先“幫忙預支”
今年以來,浙江财政收入增幅明顯放緩。上半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長4.4%,比一季度回落2.7個百分點。部分主體稅種增速放緩,房地産稅收則下降25.9%。全省14個縣市區财政收入負增長。7月浙江省人大财經委的調研報告指出,上半年溫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43%出現減産停産,而前5個月這些企業在利潤下降19%的情況下,應繳稅金總額仍增長1.9%。
一些地方土地财政能力逐步喪失,對企業征稅、罰款就加大了力度,以開辟新“财源”。浙商投資研究會副會長蔡骅說,目前的情況是,企業沒有利潤,但是稅務局的辦案、征稅力度比以前更強了。
為了增加财政收入,一些地方開始向企業征收“過頭稅”。所謂“過頭稅”,是指為了完成稅收任務而過分地向民間收取稅費的做法,有時間上的過頭和幅度上的過頭兩種。
杭州杭派女裝商會秘書長孟平說:今年杭州财政收入數字比較差,我們所在區的區長隔三差五找稅務局長開會,于是把這個壓力都分攤到企業頭上。比如今年稅收增幅不夠,為了數字上好看,就把明年的部分稅收都拿過來“預支”了。
孟平所經營的紡織服裝信息商務中心營業收入一年大約為6000多萬元,目前公司銀行貸款利息每年就有5000多萬元,經營實際上還處于虧損狀态,但當地杭州市江幹區财政局為了完成稅收任務,不僅要求該企業今年的960萬元定額營業稅全部繳納,連明年的960萬元也全部“預支”了。“當财政局的一位領導來收‘過頭稅’時,對我說‘兄弟幫忙’,你說,我能怎麼辦?”孟平說。
一件衣服的稅費“明細賬”
“越是經濟差,稅收征管越是嚴苛,盡管補交的其實是納稅人應繳的稅,但這種随意性體現的是稅務部門的自由裁量權,容易引起不滿。”一位稅務系統人士指出,“企業已經很困難,地方不減稅反而還加重很不合理,但我們執行人員也沒辦法。”
據一位經濟界人士反映,目前有20多個部門對企業進行各種行政性收費,有60多個收費項目。更有甚者,由于一些企業停産倒閉而無法交稅,稅務部門為了完成收稅任務,就把稅款轉嫁到尚能盈利的企業身上,導緻企業不堪重負。
這是紹興縣一家紡織企業的稅費“明細賬”:一件報價75元的衣服,面料和輔料成本50元,加工費25元。在這25元加工費中,需繳納國稅3.63元,地方教育附加稅0.44元,水利基金0.02元,社保費用2.77元,總稅費6.86元,這樣實際的稅費負擔達到了27.44%。
有400名員工的杭州八巴浙餐飲連鎖總經理邵軍說,去年光稅就交了200萬,利潤因此隻剩下10%左右。由于成本高,稅費負擔重,三年來企業利潤一直在下降,前年和去年基本持平,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下滑的趨勢,今年3月下旬以後下滑就非常明顯。
另據浙江省工商聯最近的一次專項調研,感到稅負明顯加重的企業占23.3%,認為有所加重的企業占50%,基本一樣的占16.7%,即七成以上企業認為稅費負擔加重。
“非稅收入”成地方财政新支撐
今年以來,地方非稅收入增長也勢頭強勁,全國地方非稅收入平均增幅達到50.1%,個别省份增幅超過70%,有的甚至增長了一倍多。
一些省份公開的财政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非稅收入已成為地方财政收入增長的新支撐。如一季度,天津市非稅收入130億元,同比增加68.9億元,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加額的72.2%。安徽省一季度非稅收入同比增長78.6%,累計增幅創曆史新高,非稅收入占全省财政總收入的比重達到16.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7個百分點,拉動全省财政總收入增長8.7個百分點。
與稅收相對應,非稅收入的主要形式是“收費”,主要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彩票公益金、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罰沒收入、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中收入、财政資金産生的利息收入等。非稅收入增長加快,行政執法部門的處罰收費力度開始加強。今年以來,溫州當地市民明顯感覺汽車交通罰款多得“離譜”,“停在規定範圍内的車子,哪怕輪子擦着邊伸出一點點就被罰了幾百塊。”
業内專家表示,相對于稅收收入,非稅收入來源更“靈活可控”,不排除一些地方迫于财政減收壓力再現“亂收費”“重複收費”的不正之風。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長劉尚希指出,如果非稅收入中的行政事業費大幅增加,尤其應引起關注。這意味着地方政府對企業收稅減少的同時,卻用各種費用變相增加财政收入,其實質還是增加了企業負擔,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三令五申
堅決不收“過頭稅”
6月份:
财政部長謝旭人在江蘇調研财政工作時稱,确保稅收應收盡收,但絕不收“過頭稅”,同時防止出現虛增非稅收入等情況。
國稅總局局長肖捷在山西調研時稱,今年以來,受經濟增速下滑等因素影響,稅收收入增幅相應回落。在稅收收入增幅回落的情況下,各地稅務機關更要堅持依法征稅,不收“過頭稅”。
7月份:
國家稅務總局稱,不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也是收“過頭稅”,絕不能以收入任務緊張等為由不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财政部長謝旭人在全國财政廳(局)長座談會上稱,下半年将落實和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突出抓好财政收支管理,加強稅收征管,确保稅收應收盡收,但堅決不收“過頭稅”。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解學智在全國稅務系統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工作會議上稱,堅決不收“過頭稅”,避免突擊收稅,切實保證依法征稅。
8月份:
财政部部長謝旭人在人大作縣級基本财力保障機制運行情況報告時說,今年要狠抓增收節支工作,支持稅務、海關部門依法征稅,但堅決不收“過頭稅”。據《新京報》
[專家觀點]
越是經濟放緩越要加大結構性減稅
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以稅收為基本來源,政府收費隻是作為輔助來源,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零星收費。然而現階段非稅收入高速增長,則暴露出稅收和非稅收結構的失衡。
有業内專家指出,稅收與非稅收入結構失衡,究其原因還是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足,又缺乏稅收立法權,為了增加地方收入,要麼利用行政權力新設多種收費項目,要麼采取各種手段在征稅上做文章,甚至提前征收所謂“過頭稅”。
警惕“亂收費”“過頭稅”卷土重來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長劉尚希指出,當GDP增速高于9%的時候,财政收入特别是稅收收入增幅都在20%、30%甚至更高,但當GDP增速低于9%的時候,财政收入就會跌到個位數。
“在當前地方剛性民生支出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稅收下滑無疑加大地方财政支出壓力。”劉尚希表示,但越是稅收乏力,越要警惕“亂收費”和“過頭稅”卷土重來;越是經濟放緩,越要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改善企業發展環境,培育經濟發展後勁。
中國社科院财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認為,當前的中國,調結構的任務緊迫。“我們不能再以犧牲調結構為代價,主要通過增加财政支出、擴大公共投資而硬性實施财政擴張。”
他認為,有别于以往以“增支”為重心的操作,積極财政政策應以結構性減稅為主要載體,通過民間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非政府直接投資的增加實施經濟擴張,将有助于在實現“穩增長”目标的同時,兼收調結構、控物價的功效。
各級政府要樹立過“緊日子”思想
中央财經大學财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表示,我國在稅收征管方面存在問題,政府部門的行政裁量權偏大。行政裁量權是必要的,但必須在稅法和清晰的年度财政預算之下。
王雍君說,實際上,依法征稅一直沒有徹底落實,我國稅收一直以來是下達計劃,稅收任務和計劃由政府部門自己制定,同時還存在追加征收的情況。要做到依法征稅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年度預算,避免财政收入增收和超收。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長王朝才表示,對于“過頭稅”等問題,必須從财政預算約束、地方财權與事權匹配以及稅收體系完善入手進行改革。
劉尚希表示,在财政收入經曆了較長時期的高速增長之後,人們漸漸過慣了“好日子”,容易形成慣性思維,以為财政高速增長理所當然。而财政收入轉入低速增長,則為推進政府收支改革帶來契機,各級政府應樹立起過“緊日子”的思想。